石油工程学院融媒体中心整合方案

发布时间:2022-06-24浏览次数:185

为立足实际突出石工特色,发挥学院文化育人功能,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服务学院“十四五”规划、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任务,现将原石油工程学院新闻宣传中心整合为石油工程学院融媒体中心(以下简称“融媒体中心”)。为健全融媒体中心体制机制,加强融媒体中心整体建设,促进融媒体中心健康发展与有序运行,打造融媒体中心特色工作品牌,经过广泛调研和充分研讨,并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如下整合方案。

一、 机构设置

融媒体中心拟将原3个下属学生组织(石油工程学院大学生记者团(简称石工通讯社)与创见新媒体工作室、石工印象影音工作室)进行整合,下为整合方案:


整合为办公室、微信部、记者部、视频部、运营部、美工部6大部门,各部门根据工作需要设置具体职能小组。

图为融媒体中心架构方案

办公室主要负责融媒体中心人员稿件作品统计及劳务发放、设备物资管理维护、办公室日常维护、值班安排等日常事务管理。

运营部主要负责融媒体中心人员培训制度落实及“荟萃石工”QQ空间、微博平台的日常运行和维护,主要面向本科低年级学生做好学院工作、活动的传声筒;同时负责融媒体中心对外活动的策划开展。

记者部根据学院宣传工作需要以及记者站工作安排,按时保质量完成新闻采写、场景拍摄任务。与相关教师及学生组织及时沟通联系,做好信息的收集、传递和反馈等工作。

微信部主要负责“荟萃石工”微信公众号的日常运营和后台维护,策划、制作高质量新媒体作品。

美工部主要负责设计海报、九图、长图、网站首图、手绘作品等,同时石工文创等系列产品进行设计开发。

视频部主要负责根据学院宣传工作需要制作系列视频。主要包括活动视频记录、优质视频作品等;负责融媒体中心抖音账号的发布及运营。

创见新媒体工作室仍为石油工程学院新媒体平台特色品牌建设。通过图片、推文、海报、视频等形式,创作、推送、转发“有思想、有深度、有价值”的内容,实现“做内容、做服务、做引领”的目标,打造“荟萃石工”新媒体品牌。

二、 人员构成

融媒体中心设置指导老师、分管老师及技术指导若干。根据机构设置情况,融媒体中心共设主任1名、副主任3名。指导老师及分管老师全面指导中心宣传工作,主任整体负责中心日常的管理和运行且分管办公室,副主任负责具体分管部门的工作,其中1名副主任分管记者部,1名副主任分管美工部、视频部,1名副主任分管微信部、运营部(主任具体分工可根据不同人员进行调整)。融媒体中心主任及副主任试用期3个月,试用合格者任期1年。

三、IP形象





小油仔

四、 制度改革

(一) 选题制度

中心内部各部门分管副主任及具体下设部门的部长、副部长每两周召开例会,共同讨论策划近期重要选题,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和联动,提高各类作品的质量和效率。微信部每周日晚21:00召开选题会讨论未来1-2周的选题内容,其他部门负责人参加。选题会前,微信部负责人需提前统筹设计选题,成员自报选题,作为重要补充。

其他部门定期召开选题会,及时跟进时政热点、学院焦点,随时更新,引领青年师生思想,传递石工声音。

(二) 练笔制度

坚持培养“能写会编”型中心人才的工作目标,微信部成员每周至少提交练笔1篇,主题由分管副主任提前拟定2-3个,成员自选练笔;通讯社以做好2018级优秀毕业生访谈录工作为抓手,以提高写作能力和文字水平。其中优秀作品可作为“荟萃石工”微信公众号选题并整理为作品集统一展出。

(三) 审核制度

1.“荟萃石工”微信公众号内容审核坚持“文案优先”的原则,严格实施“三审三校”的审核制度,学生责任编辑一审,相关工作负责教师二审,分管书记三审。加强对“荟萃石工”微信公众号的维护运营和对团队成员的管理监督,保障工作平稳有效运行。完善奖惩制度,量化考核依据,对工作积极且成绩显著者进行相应精神和物质奖励,对工作拖沓、出现不良舆情情况的人员进行相应处理。

2.通讯社及“荟萃石工”QQ空间、微博、抖音三大平台的内容发布采取分管副主任初审,中心主任终审的“双重审核”制,规范各平台运营机制,要求各负责人必须关注相关平台并能够熟练投稿运营。

(四) 复盘制度

中心整体、各部门以及成员个人要对工作定期进行反思和总结,个人复盘、部门复盘、工作室复盘相结合,形成自上而下的复盘制度,并将每次复盘内容形成书面材料。个人、部门和中心每周进行周内工作小结,每月复盘月内工作,分析一个月的数据,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讨论下个月工作规划,每学期对本学期的整体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同时规划下学期整体工作。

(五) 培训制度

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采取“4+6”模式进行媒体骨干素养提升培训,每周一课,内容覆盖媒体素养、平台运营、推文制作等方面。组建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邀请院内外新闻宣传方面的老师开设讲座,聘任各学院宣传方向人才进行团队宣传能力再造血。前四堂为师资队伍专题讲座,后六堂团队成员以老带新,形成“传帮带”的传承机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