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时代背景下,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 (CCUS) 作为一种大规模温室气体减排技术,无疑是实现“碳达峰”的有力黑科技。2月15日,中和实践队于石油工程学院工科楼B座访谈CCUS研究中心李宾飞教授,深度挖掘CCUS这一“黑科技”发展现状。
据了解,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的双碳目标,契合国家战略目标,学校积极参与国家节能减排发展重大项目,石油工程学院紧跟双碳政策,成立CCUS研究中心。为满足国家双碳目标,主动调整学科、产业、课题的布局,提供一个高效科研平台,为节能减排献出无私力量,培养相关专业人才。李宾飞教授分析道:“石油行业作为传统能源领域,在双碳目标下,面临着一次转型机遇,石油行业大力提倡CCUS技术,对传统工艺不断进行改进,正逐步走上清洁的道路。”
同时在基础理论研究中,我校融合石工、储运、化工等学科的各自特色。李宾飞教授介绍:我校CCUS研究中心的主要研究方向在利用和封存环节。其中,利用二氧化碳驱油技术从五十年代始就有研究,是兼具清洁性、经济性的驱油方式。如今,人们对气驱的机理掌握比较成熟。学校在气驱研究工作,超临界管输,提高封存率,控制蹿流等都取得成果。“面临废弃油田、气场时,封存技术派上了用场,工程师们将剩余二氧化碳气体贮存到地下、咸水层,切实做到减碳。封存技术也正朝着实时监测、安全高效方向发展。”李宾飞教授欣慰地说道。当问及我国CCUS面临哪些瓶颈时,他答道:在于碳捕集和运输。在驱油技术成熟的背景下缺少优质足量的气源。获取气源的成本较高,且能耗较大。运输方面缺少大规模的管道运输。减少成本,提高效率是未来发展的目标。目前CCUS技术已经开展相关的研发和示范,但大规模的推广与应用仍面临政策、技术、机制等多方面的挑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协同推动。
问及在双碳政策政策背景下,学生要培养什么样的素质时,李宾飞教授语重心长地说:“CCUS是多学科交叉领域,需要不同知识背景的人共事,要有合作分工的意识;碳中和的实现需要全球合作,学生要具备全球视野和格局;CCUS与传统能源行业相较是新事物,要对新事物有探索、研究精神。”
CCUS技术是国家碳中和目标实现的重要支撑。石大将更紧密地结合国家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国家CCUS发展趋势和要求,进一步发挥学校学科特色、国际影响、行业优势,加速CCUS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共同推动我国CCUS技术发展,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作出贡献。
(石工学院 郑宇帆 刘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