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实践分队奔赴青海:探寻家乡之变,助力脱贫攻坚

发布时间:2020-08-13浏览次数:85

为响应国家“助力少数民族地区脱贫”号召的同时探寻家乡变化、弘扬优秀传统。8月10日,美丽中国实践分队分别去往青海省西宁市麒麟公园和清河村巷口展开实地调研。

实践活动开始,实践队成员到达青海省西宁市的麒麟公园,通过走访,实践队队员知晓西宁市最大变化要属交通运输。西宁城市公交客运市场现由西宁公交集团公司统一经营,已形成快运公交、普通公交、夜班公交、高峰区间公交、园区公交、旅游公交、定制公交互为补充、相互衔接的公交服务新体系,更好地满足了群众多样化的出行需求。采访者说道:“唯一的不足在于医疗保障方面,尤其是基础医疗这方面,仍存在看病难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大型医院较少,一有病人都会前往大医院看病,造成看病拥堵;脱贫效果显著,但是国家政策可能更偏向于农村和牧区,对于城市中“隐贫困”的关注可能较少,主要在一些城市下岗职工的待遇问题。”随后,实践队队员采访一位拉二胡大爷,他表示平常弹奏一些青海传统小调,比如四季歌,五十年代曾被吕冰等改编歌舞曲,名为《花儿与少年》。

接着,实践队队员来到西宁市清河村巷口,见到了一位制作传统针线手艺品的老人,通过询问,老人认为西宁市交通很便利,去城市也非常方便。在住房上,由于城市道路建设,一部分地被征收,拿着征地款,盖起了小二层,相较以前,生活质量大大提升,衣食住行都有了很好的保障。平时闲暇继续做一些针线手工,挣一些零花钱。

通过此次实践调研,美丽中国实践队助力脱贫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为偏远地区振兴、大步踏上小康路注入新鲜血液,同时也了解到国家政策的成效,为后续调研奠定基础。

(石工学院 程丞)

乐人正在演奏“四季歌” 祁顺鑫摄

村民制作手工艺品 祁顺鑫摄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