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石工学院联合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邀请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昌增益教授做客钉钉直播间,进行主题为“漫谈新冠病毒”的防疫讲座,为800余名在线师生科普防疫知识。
石油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赵晓珂主持本次讲座,在简短介绍后,昌教授从瘟疫与文明的演化、认识瘟疫的科学历程、病毒的结构、病毒的复制、认识冠状病毒、对冠状病毒的检测应对、利用病毒等七个方面进行全面阐述,他首先带领大家从历史角度出发,了解瘟疫与人类文明的演化。在历史上,瘟疫往往影响人类文明的兴衰、王朝的更替、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灾难,并总结道:“古往今来,瘟疫总是伴随着人类文明而不断演化。”近代以来,人类对于病毒的认知及预防有了新的突破,在其结构、生存方式、传播渠道等方面研究都有了长足的进步。随后,昌教授用生动形象的描述,结合丰富的图片向大家科普了病毒的生存机制,让大家了解了病毒的结构、组成、复制方式,在带领大家深入了解病毒微观结构的同时,昌教授也幽默的表示“病毒与宿主相爱相杀”。联系疫情现状,昌教授为大家展现了冠状病毒的传播进程。一开始,冠状病毒只在动物中传播,可能通过宿主跳跃或人畜共患传染人类,而人与人之间的传播主要是靠近距离空气传播和远距离接触传播,因此,通过戴口罩和勤洗手是科学的预防方式。讲到此,昌教授感慨道,“在这种大灾面前方能体现中国的体制优越性,面对大灾难时的凝聚力,以及广大人民的执行力。”接着,昌教授从传播途径、结构蛋白、复制步骤、基因序列等方面介绍冠状病毒的“前世今生”,带领师生们全面了解冠状病毒,他表示糖基的特殊多样和基因组编码的复杂性是疫苗难以开发的原因,同时也引用几篇文献表明目前针对冠状病毒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其中中国科学家以惊人速度完成对病毒RNA的测序工作极大的鼓舞了在场师生,昌教授也表示,“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作为一名同行,我感到十分自豪。”最后,昌教授针对当前网络上流传的一些失实言论做出了解释,呼吁青年学生不传谣不信谣,相信科学,因为“知识就是疫苗”。
在直播中,青年学生们积极参与互动交流,昌教授也对青年学生做出勉励:“希望同学们经历这次世界范围的瘟疫后变得更加刻苦努力,不断磨练自己,为服务我们伟大的国家做好充分的准备。”
本次讲座旨在使师生进一步了解新冠病毒相关知识,强化新冠病毒防范警戒意识。讲解人类认识病毒的科学历程,分析病毒的结构和复制过程。同时号召青年学生积极学习,提升自身专业知识水平,为今后建设祖国打下坚实基础。
昌增益,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际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联合会执委。
(石工学院 王文辉 常闯 邵雨轩 刘崇瑶)
昌增益教授做客“油模油Young”青年对话进行“漫谈新冠病毒”线上讲座
讲座最后昌增益教授对青年学生进行勉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