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工学院2018年“十佳班主任”——齐宁

发布时间:2019-11-29浏览次数:233

齐宁,男,1980年8月生人,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2年7月毕业于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获石油工程工学学士学位,2007年6月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获得油气田开发工程工学博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至今,自2016年9月起开始担任石油工程2016级1班的班主任,2017年获评我校“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自2005年以来,他先后担任石油工程专业2004级班主任、石油工程专业13-40213-455宿舍的“非常1+6”导师以及2016级、2018级理科实验班和石油工程(卓越)2014学业导师,至今已从事班主任及学业导师工作13年。

每一次班会,每一次座谈,每一次不定期的宿舍走访,每一次与学生的一对一交流,不仅对学生来说是一次学习与成长的过程,对于老师来说亦是一次近距离接触学生、自我反思自我剖析的机会,为指导大学生、研究生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及科学研究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积淀

一、教师自身素质提升

学生工作不是空中楼阁,需要教师持续提升自身素质与自我修养,教师与学生一道也一直走在成长的路上。任职以来,齐宁老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主持教改项目2项,基于教学科研共鸣模式的有杆抽油系统研究性教学改革项目结题获评“优秀”,并获校级教学成果奖励2项。实践教学方面,指导本科毕业设计多人获评校级本科生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多次担任实习组长,为学生的实践创造优良的学习环境;累计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1项、校级8项,其中国家级项目结题验收获评“优秀,指导第二届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作品1项,获Excellent Advisor of the Fifth Campus SPE Petrobowl Competition称号。课程建设方面,负责组织并承担建设了国家网络教育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采油工程》的教学改革、重点课程建设及强化建设工作,作为石油工程专业《新生研讨课》新开课程的建设负责人及教学大纲的主执笔人,主导完成了该新开课程的基本建设工作;参编《石油工程综合设计》本科生教材及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类核心课程《采油采气工程设计与应用》研究生教材。正是在教学育人及学生工作方面的投入,获评2013年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优秀教师、大学生科技活动优秀指导教师,获评2017年度德美高科创新创业优秀指导教师奖教金及校百优班主任荣誉称号。

齐宁长期致力于常规、非常规油气资源高效开发领域的科学研究先后承担十三五国家重大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中央高校自主创新科技专项资助项目1项,省部级纵向课题9项,横向项目40项,省部级鉴定3项(1项国际领先、2项国际先进),获得各级科技奖励10项,其中省部级一等奖2项、三等奖6项。发表论文57篇,其中SCIEI检索17作为第一主编出版“211工程”专项资助学术著作2部,2012年在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专著1部,参编教材2部、论著2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2项(已授权6项)。在科研方面的不断创新与积累,于2013年入选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黄岛区)第三批区级优秀青年人才,于2017年入选东营区“双创英才”、东营区专家工作站特聘专家教学科研上的成果为他启发学生、培养学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学生思想动态跟踪与班风学风养成

在担任班主任的工作过程中,齐宁老师与学生以及班级学业导师王彦玲老师共同协商确定了固定的导师接待日(每周一上午)和地点(工科楼B533B448),两位导师平均指导学生不少于2/月,放下导师姿态,以学长与朋友身份倾听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学习情况。每学期初、学期末(考试周前一周)召开班会,全班学生见面,积极引导学生不定期(平均2/学期)深入学生宿舍,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动态,及时做到授业解惑。

班风学风的好坏对一个班集体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只有班风正、学风浓的班级才能营造出一个向上的凝聚力。班风见于宿舍之风,宿舍之风见于个人的学风。两位导师重点关注挂科欠学分的同学,分析每个学生学习被动的原因,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还是沉迷游戏疏于学业。同时鉴于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比较敏感,我们从侧面关心、借他山之石提醒学生,防止挂科欠学分像滚雪球一样无法弥补。

三、学业修读计划制定与学生人文素养提升

大学生入学伊始,通常会在学业上及发展规划上有些迷茫,为此在2016-2017学年的两个学期,齐宁老师帮助学生制定了较为科学的学业修读计划,在学生选课与专业发展方向上提供帮助,让学生少走弯路,做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人文素养薄弱是当下工科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文理分科的教育现状以及急功近利的学习方式使得本就缺少的人文教育被排除在了理工科学生的学习范围之外。鉴于这一点,他现身说教,以过来人的身份向学生讲述人文素养在工科领域与科学研究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两次随机(2017.032017.06)的深入学生宿舍,发现学生课余时间有限,在与学生的沟通中发现这种现状与当前学校多门课程教学改革有一定关系,学生是教学改革的实践者,精力更多地用在了所开设的必修课环节。结合实际情况,他建议学生依托学校既定开设的人文社科类课程,认真听讲并充分利用现有的人文社科类课程,将理工科学生眼里的“水课”变成开卷有益的人文素养提升课。

四、学习过程把控

在成绩分析中,石工16012016-2017-1学期必修课优良率在年级中处于中游水平,必修课及格率在年级中处于上游水平,这反映了该班学生成绩拔尖者偏少。经与学生的交流发现,这与部分同学尚未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学习重点不明确、职业规划不清晰等因素相关。

根据欠学分统计表发现,2016-2017-1学期该班共有6名同学有挂科情况,其中只有1名同学挂了两门课程,其余5名同学均只挂了1门课程。从挂科课程来看,全集中在了《高等数学》、《计算机程序设计》上。鉴于这种情况,在班会上班主任齐宁向同学们介绍了两门课程的学习技巧,以期帮助学习吃力者尽快摆脱被动。

在关注学习被动生的同时,也鼓励学习上进的学生,希望他们在做好自己的同时,带动成绩落后的同学。此外,也通过班长及时掌握了学生的学习状态与近期情况。

五、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鼓励学生积极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为学生与指导教师之间牵线搭桥,目前共有513名学生申请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占到了一班全体学生的44.83%,学生参与热情高涨,学术氛围浓厚。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实施遵循“兴趣驱动、重在过程、体味创新”的原则,强调自主探索、实践创新和团队协作。在项目申请过程中,为了激发出不具备石油工程专业基础的大一新生的自主探索与创新的动力,齐宁从传统的化工、材料、制造等行业讲到石油,把采用油气田开发的工程案例娓娓道来,一一罗列并告诉学生们这是首次开展高温高盐油藏地层自生调堵体系的研发工作,是一项开创性的研究工作这极大地激励了孟晗等四位同学的科研兴趣,他们调研了大量的国内外学术期刊、论文专著与专利,在经历了多次的修改与预答辩之后,辛苦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批准立项。

随着项目的进行,四位学生的动手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增强。在项目开展的过程中,小组成员们遇到了诸多困难。在难题出现的时候,齐宁老师会召集小组成员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起初学生在整个过程中比较被动,不敢轻易发表自己的观点,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与历练后,他们逐渐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小组讨论的效果也越来越好,有很多难题都是学生们自己想出办法解决的。到目前为止,项目小组能按时完成项目要求的阶段内容,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老师与同学们都有所进步与提高。

六、职业生涯规划

班主任齐宁老师与班级学业导师王彦玲老师商讨,需要从学生们一踏进大学之门的那一刻起,就让学生知道自己是为何而学,引导学生思考大学生活,做好职业生涯的规划。大学生们是继续读研深造,还是早日踏入社会就业,结合行业当前国际及国内形势与发展前景,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的积极上进的职业生涯规划。

为了让石油工程专业的学生们对行业充满信心,齐宁老师带学生深入专业实验室,激发学生探索求知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创业等各类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让学生们能够立足专业,干一行爱一行。

七、做学生们的良师益友

齐宁老师主动倾听学生心声,用长辈的目光审视学生,包容学生,告诉学生每个人都是这么走过来的,不要怕失败,如果畏惧失败而裹足不前,那么连成功的机会都没有。在班会上,在宿舍走访中,他多次现身说教,将自己的成功与失败分享给“孩子们”,希望他们能有一颗阳光上进的心来面对人生中的每一个挑战,期望学生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做到一个有“心”人,即具备高度的责任心、专研求实的耐心、奋发向上的进取心、拥有钻研科学的决心、对科学的敬畏之心以及对父母师长的感恩之心。

两年来,他通过多种渠道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思想与学习动态,引导学生积极上进,以入党为自己的精神动力源泉。目前,石工1601已经有38%的同学参加了党课学习,其中预备党员1名,入党积极分子10名。

在与同学们相处的26个月中,齐宁老师与班级成员协同努力,共同把石工1601班建设成一个班风学风正、阳光有活力、团结向上、凝聚力强的班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