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院新闻1
石工学院院史编撰工作组赴北京开展系列专访活动
作者: 发布者:赵小明 发布时间:2022-01-21 访问次数:948

【本站讯】为迎接中国石油大学建校70周年暨石油工程学院建院70周年,传承先辈精神、赓续育人薪火、启迪后来师生,2022年1月8日至13日,学院专职组织员张乐勇、工会主席张卫东带领学院院史编撰工作组一行五人赴北京专访我院离退休老教师,进行院史资料搜集工作,并送上慰问和祝福。

工作组克服疫情困难, 历时五天,以学院发展历程为主线,以学院历任院长(系主任)、院党委书记(系党总支书记)为重点,密集走访17位学院老领导、老教师,涵括多个历史时期和工作领域,采集大量宝贵音视频资料,为院史编写奠下坚实基础。

老教师们充分肯定了此项工作的积极意义,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在采访过程中,老教师们精神矍铄,神采奕奕,畅谈学院的办学史、创业史、奋斗史和学科建设史,纷纷拿出自己在学院学习、工作和生活期间的老照片、荣获的国家科研和教学奖励,以及个人出版的专著等,动情回忆起他们当年立志石油事业、投身国家建设的伟大理想抱负和建功立业情怀。

曾于1964年3月-1965年12月 任石油开发系党总支书记的华泽澎教授自1984 年起任华东石油学院党委书记,1988 年学校更名为石油大学后,任石油大学常务副校长兼石油大学(华东)校长、党委书记。华泽澎教授回忆起学校建设中的重要历史节点,并赠送《教泽文集》,希望学院继续前进,为祖国石油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华泽澎老校长接受访谈

我国石油钻井著名专家,曾任钻井力学及工程研究室主任的刘希圣教授已经96岁高龄,培养出众多石油领域顶尖科技人才和行业精英,为我国石油事业做出突出贡献。老先生记忆已有些模糊,但谈到教学科研、学生发展的时候格外激动,流露出对石油科研和高教事业的无限热爱。

刘希圣教授回忆自身从教经历

漆文远、吴林祥老师是我院最初前身——北京石油学院石油钻采系的第一、第二任党总支书记,1953年北京石油学院成立时分别由北洋大学、清华大学转入,毕业后留校担任助教,协助系里的党建、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

漆文远老师接受访谈

林祥、李妙兰夫妇接受访谈

张铁麟老师于1975年11月-1979年11月担任石油开发系主任,其爱人许震芳老师担任水力教研室教师,两位老师回忆了迁校东营初期,一家六口人挤在一间“干打垒”屋子里的艰苦生活,展现出老一辈教师艰苦奋斗、干事创业的精神。

张铁麟、许震芳夫妇回忆往事

1992年11月-1996年5月担任石油开发系主任、石油工程系主任的陈月明教授热情接待了工作组成员,并提前准备了大量历史资料。陈月明教授着重介绍了学院的几项重点工作和更名为“石油工程系”的详细过程,并鼓励学院建设要重视基础教学工作,将人才培养工作推上新台阶。

陈月明老师为工作组介绍任职期间的重要事件

曾任石油开发系党总支副书记、书记,石油工程系党总支书记,石油大学(华东)党委副书记的李玉平老师指出,辅导员从事学生的服务管理工作,要努力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学生着想,着眼社会发展前沿,做好学生发展的领路人。

李玉平老师回忆工作趣事

2001年3月28日,石油工程系改建为石油工程学院,葛洪魁教授和姜汉桥教授分别担任学院首任院长、党委书记,任职期间高度重视科研平台建设、优化提升师资队伍,紧跟石油工程专业改革的大背景,进行教材、课程以及人才培养模式革新,开启学院新世纪快速发展的崭新篇章。

葛洪魁教授和姜汉桥教授

葛洪魁教授至今仍保存着很多学生的成绩单和研究生培养计划,表示自己一生最重要、最宝贵,也是受益最多的时候是在石油工程学院,无论走到哪里,根都永远在这里。

开发系钻井86-1班1989-1990学年第一学期成绩单

指尖下泛黄的照片让我们看到石大人的流金岁月,亲切的交谈声中我们听到一代又一代石工人的精神传承。

“战松辽,战松辽,我们的干劲闯云霄,千军万马夺油田,石油工业大飞跃(读音:Yao,四声)” 韩志勇老师回忆起学生时期参与大庆石油会战自编自演节目《战松辽》,指出川中油田会战、大庆油田会战、胜利油田会战、大港油田会战、辽河油田会战、江汉油田会战……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大小小几十次油田会战我们学院一直冲在前面,石工学院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为祖国石油事业的奉献史。

韩志勇教授讲述参加石油会战的经历

陈定珊教授是我校北京石油学院时期54级采油专业本科生,1958年毕业后曾分配至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筹办采油工艺专业,1962年初专业调整,陈定珊老师带领1958级、1959级、1960级3个年级学生回到北京石油学院,成为两校之间一段佳话。

陈定珊教授接受工作组采访

石油钻井泥浆化学专家李健鹰教授回忆起泥浆研究领域,当时华东石油学院与西南石油学院你追我赶的科研风貌,以致有“华东四女将,西南四汉子”的说法,李健鹰教授和同事们一起“白手起家”,从无到有,在“干打垒”库房的一个角落里做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的突出贡献。

李健鹰教授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证书

张丽华教授回忆求学时前往甘肃玉门油田实习,长达半年的时间里,条件格外艰苦,无法保障饮食,只能吃骆驼草、青稞磨制成的面粉,艰苦的环境淬炼出顽强的品格。崔桂陵老师指出在工作中要善于思考、善于总结,进一步做好人才培养工作。陈艳玉老师讲到科研在服务生产的同时,也要追求理论学术层面的精进,从更深层的肌理上寻求突破。

采访过程中,老教师们纷纷表达了对石油工程学院即将迎来建院70周年的祝福,勉励青年学子要树立发奋学习、立志报国的远大理想,传承和发扬“厚积薄发,让人生闪光,深钻博采,为中国加油”的石工精神,为祖国能源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此次北京专访活动是院史编撰工作口述历史采集的重要部分,下一步,工作组将继续推进院史采访及资料搜集工作,确保重要时期、重要事件、重要人物全覆盖,以历史(1953—2023)为主线,以学校发展和国家高等教育重大改革为背景,以两个中心(教学与科研)、两大主体(教师与学生)为主要内容,完整、客观、科学地展示石油工程学院70年的发展变化及取得的成就,并注重打造音视频一体,多层次覆盖的融媒体“新院史”,讲好学院故事,发挥育人效能,增强全院师生的历史责任感、集体认同感和自豪感,为做好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中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提供重要支撑。

为保证院史内容的真实性与多元化,尽可能全面详尽准确地反映我院从1953年建院以来的光辉历程,学院特面向全院离退休教职工及其家属、在职教职工、广大校友及关心我院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征集各类院史资料,内容包括学院各历史发展阶段在教学、科研、育人、管理、文化方面以及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图片类、纸质类、电子类、音像类、实物类、回忆录等各类资料。//www.www55059.com/2021/1102/c13945a352335/page.ht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