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石工风韵
开发馆
作者:张卫东 发布者:赵小明 发布时间:2014-01-01 访问次数:709

东营校区的西配楼又叫开发馆,因为是开发系的系馆而得名。开发系是目前石油工程学院的曾用名。作为学校建校之初成立的三个系之一,该系培养的是石油开发的专业人才,研究的是石油开发的专业技术,所以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开发系是最能体现中国石油大学办学特色的教学系之一。
西配楼如同北京石油学院的地质钻采大楼。五六十年代,地质钻采大楼里,有全国顶尖的钻井、采油专家如周世尧、秦同洛、王檠、卢克君、高世钧等,有苏联采油专家吉玛都金诺夫、维•依•舒洛夫、钻井专家格•米•盖维尼亚等,还有一批胸怀鸿鹄之志、日后成为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的年轻学生们。一个普通的系馆被“名人故居”般列入学校发展史册,不是因为建筑本身有何特殊,而是因为它里面那些特殊的人物和特殊的故事。
开发馆承载了开发系由系改院的历史,承载了专业由窄变宽的历史,承载了学科由弱变强的历史。
如今正式场合都只提石油工程学院,但石油工程学院是由石油钻采系(1953年)改石油开发系(1961年),又改石油工程系(1995年),再改石油工程学院(2001年),三易其名,三壮其身,蔚为大观。在这个过程中,专业建设拓展领域、集成升级、人才辈出、形成品牌,学科建设方向拓新、科研精进、实力猛增、稳居一流,其波澜壮阔的进程则远非寥寥数语所能详尽。西配楼有20多年的时间铭记了石油工程学院发生的一切。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西配楼曾经是石油工业钻井开发一路的领导和技术老总经常拜访的地方。因为这里聚集了一批国内知名的钻井专家、钻头专家、录井专家、钻井液专家、采油专家、油藏专家、油田化学专家等。上世纪80年代,一批从北京石油学院迁来的教师正当壮年,经历了“文革”漫漫寒冬后,压抑已久的激情和灵感,在科学的春天里迅速复苏,他们带领年轻弟子,教学上比学赶超,科研上不舍昼夜,恨不得把耽误的工作一天补回来。上世纪90年代,国家经济建设蒸蒸日上,石油工业如日中天,外部形势的变化,为石油开发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了舞台,于是乎,80年代中后期老师们持续不断的研究工作,顿时大放异彩,受到石油部、科技部的高度重视。如刘希圣教授课题组的“定向井丛式井技术”、 “优选参数钻井、平衡压力钻井和井控技术”,沈忠厚教授课题组的“高压水射流技术”、“加长喷嘴牙轮钻头技术”“水力——机械联合破岩技术”,张琪教授课题组的“抽油机井优化设计及诊断技术”、“人工举升理论与技术”、 “采油方式综合分析与决策技术”,朱墨、李健鹰等课题组的“新型钻井液配方及应用技术”,赵福麟教授课题组的“控水稳油技术”、“调剖堵水技术”、“三次采油技术”,陈月明教授课题组的“油藏描述技术”、“油田稳产宏观决策技术”等,都在现场应用中发挥出巨大威力。一批批石油工业的领导、老总登门来访,一期期石油新技术培训班密集举办,一个个上级的研究机构和研究项目落户学校。全国能源工业特等劳动模范沈忠厚、全国优秀教师张琪、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陈庭根、总公司劳动模范赵福麟等一批楷模人物从西配楼里诞生。2001年,沈忠厚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衣钵之传,后继有人。在西配楼里曾经聆听恩师教诲、得到导师真传的年轻教师们,不仅继承和发扬了老一辈教师的学问,也继承和发扬了老一辈教师的学风,将上世纪90年代开创的这一“开发盛世”承继弘扬、发展壮大。如王瑞和、管志川、姚军、孙宝江等一大批留校任教的少壮派逐渐挑起大梁,成为学科专业的领军人物。当问及他们在西配楼里有什么故事至今难忘,他们说印象最深的是老教师们勤奋工作、严谨治学的故事。如沈忠厚老师八年艰苦攻关,研制出“新型加长喷嘴牙轮钻头”,把高压水射流技术成功应用于石油钻井。张琪老师三天三夜不回家、不洗脸,关在西配楼的办公室里,推导抽油机井诊断技术的计算公式,被弟子们传为佳话。赵福麟老师有一个保持多年的习惯为弟子们所称道,他每天上午11时都会准时记录下实验室里的温度(若出差则一定委托他人代为记录),然后绘制出时间温度表,一年绘制一张。在表中,学校哪一天供暖、哪一天天气骤变都标注得清清楚楚。靠着这张表,他能根据实验需用的温度,合理安排好一年的实验计划。
西配楼因为是开发系系馆而有讲不完的故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