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工程学院第三届石油钻采模型大赛作品展在青岛校区举行
易拉罐摇身一变成了油轮的“储油罐”,矿泉水瓶变成了半潜式钻井平台的“主浮体”,塑料泡沫则成了抽油机的“游梁”……在11月12日开幕的我院第三届石油钻采模型大赛作品展开幕式上,原本平淡无奇的废旧物品在大学生的巧手中却变废为宝,成为石油钻采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次大赛以“创新融入科技,节能融入实践”为主题,吸引了400多名同学直接参与设计制作、10名专业教师指导,经过方案设计、材料购置、单体制作、整体组装、外形修正等环节,历时一个半月时间,共有40件作品参与展出,主要涉及石油开发过程中的钻井设备、抽油机、海洋平台、集输船舶等。作品展现场,制作者们从作品原型、设计思路、基本原理、工艺过程等方面向观众进行了讲解,并吸引了青岛早报、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电视台等校外媒体的关注,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局进行了现场观摩。
春晓Ⅱ号采油平台的制作者杨阳说,“虽然专业知识还很欠缺,但是我们通过查阅资料、设计方案和实际制作,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自主学习的乐趣。” 副院长邱正松表示:“石油工程学院将对本次比赛的优秀作品进行专项资金支持,在现有模型的基础上加以修正和完善,永久保存在学院科技馆,真正体现大学生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本次大赛以“创新融入科技,节能融入实践”为主题,吸引了400多名同学直接参与设计制作、10名专业教师指导,经过方案设计、材料购置、单体制作、整体组装、外形修正等环节,历时一个半月时间,共有40件作品参与展出,主要涉及石油开发过程中的钻井设备、抽油机、海洋平台、集输船舶等。作品展现场,制作者们从作品原型、设计思路、基本原理、工艺过程等方面向观众进行了讲解,并吸引了青岛早报、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电视台等校外媒体的关注,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局进行了现场观摩。
春晓Ⅱ号采油平台的制作者杨阳说,“虽然专业知识还很欠缺,但是我们通过查阅资料、设计方案和实际制作,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自主学习的乐趣。” 副院长邱正松表示:“石油工程学院将对本次比赛的优秀作品进行专项资金支持,在现有模型的基础上加以修正和完善,永久保存在学院科技馆,真正体现大学生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李兆爱 报道 陈峰 摄影)